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公开办法

上海市气象局政府信息公开办法

上海市气象局政府信息公开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推进和规范全市气象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气象部门政府信息的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中国气象局气象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办法》、《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以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本市气象部门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气象部门政府信息(以下简称政府信息),是指本市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三条 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管理。上海市气象局办公室是全市气象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机构,负责指导、协调、推进、监督全市气象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区(县)气象局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推进、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第四条  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公开政府信息,但依法不予公开的除外。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及时、准确的原则。

第五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向气象主管机构申请获取政府信息。

第六条 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上海市气象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机构负责本局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具体承办本机关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事宜,维护和更新本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二)受理和处理向本机关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三)组织编制本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四)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五)监督考核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监督指导各区(县)气象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六)履行本机关规定的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其他职责。

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及时将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地址等向社会公开,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政府信息公开事宜提出咨询。

第七条  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发布政府信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批准的,未经批准不得发布。

第八条  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  公开的范围

 

第九条 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职责权限范围内向社会主动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一)气象部门机构设置、工作职责及其联系方式等;

(二)气象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三)气象规划及相关政策;

(四)突发气象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预报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五)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六)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七)气象部门招标采购信息;

(八)重大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九)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本条规定的范围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第十条 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

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按程序进行审查。

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

 

第三章  公开的方式和程序

 

第十一条 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上海市气象局及各区(县)气象局网站、各级政府网站、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第十二条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 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编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更新。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应当包括信息的分类、编排体系、获取方式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机构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等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应当包括索引、信息名称、信息内容的概述、生成日期、公开时间等内容。

第十四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据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申请气象部门提供政府信息的,应当采用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采取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气象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组织机构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气象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的具体描述;

(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第十五条  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答复:

(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该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并说明理由;

(三)依法不属于本部门公开或者该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对于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的公开机关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四)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更改、补充申请。

第十六条 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

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第十七条 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依申请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政府信息的,可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依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收取的费用全部上缴财政。

申请人属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或者确有其他经济困难情形的,应当免除收费。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不得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

 

第四章  监督与责任

 

第十八条 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监督。

第十九条   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每年331日前公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气象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二)气象部门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二十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气象主管机构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同级监察机关举报。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气象主管机构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一条 气象主管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不及时更新公开的气象部门政府信息内容、气象部门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气象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

(三)在公开政府信息过程中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

(四)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

(五)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的;

(六)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151日起施行。

 



上海市气象局官方网站  
主办:上海市气象局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6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气象局
电话:021-54896000 邮政编码:200030
ICP备案号:京ICP备05004897号   Copyright©1997-2019 
网站标识码:bm54090001 沪公安机关备案号310104020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