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世界气象日·畅谈丨站在气候行动最前线,我们该如何行动?

  • 发布日期: 2024-03-25
  •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全球温升预计在2021年至2040年内达到1.5℃。报告指出,自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以来,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法律不断增多,适应规划和实施举措在所有部门和区域都取得了进展,但仍然存在适应差距,在当前的执行速度下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

    在这一背景下,202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确定为“气候行动最前线”,以强调合作起来开展气候行动的紧迫性。本期特邀相关专家学者,围绕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如何开展气候行动等话题作访谈。

    一、全球气候变化意味着什么?

    记者: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有哪些影响?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

    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暖及其关联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已经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危害。在2021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中,位列第一的风险就是气候行动失败。气候危机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而且,这种威胁几乎关联到所有的危机。在2020年末举办的世界气候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全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

    引起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排放出来的碳,它储存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三个系统中,但碳在每个系统中的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大气、陆地、海洋之间存在碳的相互交换过程,大气里的碳可以到海洋、陆地中去,海洋、陆地里的碳也可以进入到大气中,海洋和陆地二者的碳也在相互交换。在科学上,把大气与海洋、陆地之间碳的相互交换过程称作碳循环。因此,要实现大气中碳中和,需要从科学上清晰认识地球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及其对大气碳含量的影响。

    我们说的碳中和问题不仅涉及地球自然系统,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例如,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系统,包括能源、金融、保险、水资源、食品、农业、交通、运输、旅游、健康等许多行业。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所导致的气候变暖,会对地球自然系统造成影响,自然系统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系统,二者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碳中和情景下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深度交叉研究,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基础。

    经济发展与天气气候有着密切联系。德国经济议题观察家弗里德黑姆·施瓦茨在撰写的《气候经济学》中指出,天气在全世界4/5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大量研究揭示了人类活动可以严重影响天气气候,但人类干预大气中碳含量的碳中和过程导致天气气候如何变化?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人类社会?影响的程度如何?这是实施碳中和及其风险评估需要解决的基本科学问题。

    记者: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未来地球国际合作综合风险防范计划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叶谦:

    正在发生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延续产生深刻影响。咖啡作物的生长需要在19℃到25℃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过高会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树木枯萎。全球变暖引发的长期干旱,会导致咖啡浆果出现疾病。肯尼亚的咖啡豆是咖啡调配口味必不可少的,却由于干旱大幅减产。对喝咖啡的人来说,气候变化可能只体现在咖啡的价格上,但对种植咖啡的人来说,气候变化则影响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

    茶的品质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与咖啡不同,茶树经过人工栽培后,适应范围远远超过了原始生长地区。降水充沛、分布均匀,是茶树生长的基本气候条件;相反,长期干旱会使茶叶产量偏低。气候变暖使我国茶叶种植纬度向北移动,茶叶种植区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扩展。我国茶叶的采摘期也有所提前,以前清明节前后才能品尝到的新茶,现在春节就“露脸”了。

    雷司令葡萄是德国乃至全世界最优质的白葡萄品种,对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敏感。在清凉的晚上和暖和的白天共同催化下 ,雷司令葡萄缓慢成熟 ,形成独特的品质。近年来,全球变暖给莱茵高地葡萄种植带来了不利影响。由于气候原因,雷司令葡萄产量持续下降,已成为稀有品种。

    很多农作物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灭绝了,还有很多濒临灭绝。2008 年 2 月,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正式投入使用,被称为全球农业的“诺亚方舟”。

    记者:气候变化是怎样的过程?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科:

    总体来说,地球得到太阳的短波辐射后,释放出长波辐射。当收与支这两个能量达到平衡时,地球的气候就处于稳定状态;而只要这一平衡被打破,气候就会向某一方向移动,从而导致气候异常。

    随着全球温度持续升高,气候系统越来越逼近临界点。一旦突破气候临界点,就能快速产生剧烈的变化。

    以高纬度永久冻土层的消融为例,俄罗斯、加拿大、北欧等地区多年冻土层内封存了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同等质量的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一旦地球温度升高,寒冷地区冻土融化,就会导致原被封存的甲烷被释放进入大气,引起更强的温室效应。

    当一个临界点突破后,可能会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推动地球气候系统倒向另外一个临界点,放大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而引起气候、人类和生物系统发生大规模灾难,甚至是毁灭性的气候破坏。由于这些可成为临界点的系统自身规模宏大,要阻止整排多米诺骨牌倒下异常困难。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正使得极端天气变得越来越多,并越发严重,几乎全球所有地区都无法幸免。我们正面临一个巨大的未知,好比站在山顶,我们知道前面一定有悬崖、有深渊,但是我们不知道它在哪,周围一片迷雾。当前这个悬崖就是科学家估算的“升温1.5℃”,这就是临界点的概念,升温继续突破临界点后,将产生无法逆转的影响。

    二、如何与变暖的地球打交道?

    记者:当前的气候特征有哪些?

    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

    在2015年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政府一致认为,迫切需要更强大、更雄心勃勃的气候行动来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巴黎协定》正式确认迫切需要加大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以支持各国政府更大的雄心。气候行动必须来自政府、城市、地区、企业和投资者。同时,每个人都可以为有效实施《巴黎协定》发挥作用。公众广泛程度上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有利于全人类实现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目标。《巴黎协定》的实施,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并为降低排放和建设气候适应能力的气候行动提供了路线图。

    气候变化正在影响每个大洲各个国家,扰乱各国经济发展并影响人民的生活,让人民、社区和国家付出沉重代价。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有效扭转,未来的代价可能更为严重。人们正面临气候变化的重大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和更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正在推动气候变化,且排放量正持续增加,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世界气象组织已正式确认,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全年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45℃,大大超出此前最热年份的升温幅度,并进一步逼近《巴黎协定》所设立的1.5℃全球升温控制目标。

    如果不采取行动,21世纪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或将持续上升,升幅可能超过3℃,世界部分地区的升温幅度将更高,部分国家和地区将会被海水淹没,最贫穷和最脆弱地区人们受到的影响最大,将出现更多的气候难民。

    当前,各国的气候行动具有多样性和示范性。也门提出通过雨水收集解决水资源短缺,斐济增强土著人民保护森林的能力,3个东加勒比国家共同打击非法捕鱼……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只有不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才能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持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水平。

    记者:如何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董全:

    近年来,持续高温、强降水、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频发,这一“新常态”对预报员提出了巨大挑战。以往脑海中的一些历史数据,在预报业务中常常显得不再适用,这就给预报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是向更早的历史请教。比如针对河南、华北曾出现的极端降水事件,预报员需要更仔细地回顾和分析更多的历史极端降水事件,以此来寻找预报预警依据,以及强降水的上限。第二是要在预报预警中更加果断。改变过去“逐步调整缓升级”的方法,在关键时间,当机立断,预报预警一步到位,为防灾减灾争取尽量多的提前量。

    对于公众而言,近年来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常常呈现突发、强发、频发的特点,极端天气“出道即巅峰”的特点越来越强烈。建议公众加强对气象预警信息的了解,懂得不同预警的意义和可能的影响,同时要认真对待,改变过去对气象预警一眼带过的情形。

    记者:开展气候行动,具体要做什么?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挂职)张兴赢:

    面对逐年愈加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当前人类社会自救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早期预警,如果提前24小时预警,灾害损失可以减少30%。预警可以挽救生命并提供至少10倍的投资回报。

    加强早期预警能力,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对地球系统进行多圈层长期、连续、立体、综合观测。如果要了解气候变化对冰川、林业、农田的影响,就必须了解不同的数据。因此,不同部门的数据需要统筹一盘棋,形成观测合力,发挥最大效益。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提高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需求更为迫切。气候变化使城市热岛效应非常显著,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人口稠密地区也格外显著。所以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非常急迫。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健康影响,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热门议题。研究表明,全球气温每升高1℃,登革热的潜在传染危险将增加31‰至47‰,建立多气象要素的健康风险早期预警系统,提出因地制宜的气候健康适应策略,可以为我国科学精准应对气候变化人群健康风险提供科学支撑。

    同时,还要提高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认知。加强对气候变化的风险防范认识,科学认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关注预警信息发布和宣传科普工作,提高自身灾害防范意识和防御能力。气候变化的减缓行动植根于社会发展的意愿,青年参与显得尤为重要。未来的绿色世界已经打开,等待更多的青年去探索。

    记者: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室主任陆波:

    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途径主要是减缓和适应。

    减缓气候变化是指通过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或者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以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降低气候变暖幅度。

    适应是指在气候变化刺激下做出的调整反应,这种调整能够使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得到降低,或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

    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影响是不同的,不同地区的人们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适应。采取适应行动,将有效降低国家和地区面临的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虽然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总是负面的,如高纬度地区农业生产率呈上升趋势等。但对全球而言,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的影响还是以负面为主。随着气候不断发生动态变化,农业规划也应保持相应的弹性。

    如何预测未来的极端事件?我们的团队正在攻关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估与影响风险,着眼于未来10至15年的年代际预测技术研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估技术研发、复合极端事件对人类系统风险的定量评估、面向城市的气候变化适应解决方案等。

    三、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南极,是什么样子的?

    记者:身处地球的南极,有什么感受?

    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山东泰安农业气象试验站高级工程师赵勇:

    南极洲是人类活动最少的地区,作为地球的冷极,它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大气的原生状态。在去南极的途中,我的心中一直充满着好奇和憧憬。进入南极圈,仿佛一下子进入了童话世界,沿途的洋面不断变化,顺次从水到脂状冰、荷叶冰、灰白冰,直至一望无垠的冰雪,一切都美得那么不真实,看着在冰面上静静矗立的冰山,呼吸着寒冷清冽的空气,感觉世界好像突然静止一般。

    在中山站从事气象工作,更能体会到南极的气候脉动。虽然那里的气温常年偏低,但依然可以分为冷季和暖季。

    在冷季的极夜期间,星星挂在夜幕之上,似乎触手可及,但最令人期待的当数极光。在无风的夜晚,躺在海冰上仰望天空,看着一条条、一片片极光慢慢变亮又慢慢隐去,没有规则的形状、颜色和路径,整个天空似乎在上演令人震撼的大型灯光秀,我的心底会不由自主地感叹人类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

    在暖季的极昼期间,全天阳光灿烂,身处室外也会有暖洋洋的感觉,靠近陆地的海冰会融化成令人心醉的浅蓝色,站区附近的冰山,因为形成于不同年代,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连画家都难以描绘的深浅不一的蓝绿色,对于鲜有绿色植物的南极,这也算是大自然的一种补偿。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气温也呈现上升趋势。我记得有一天夜里睡觉时,隐约听到一声沉闷的巨响,早上发现附近的一座冰山失去了踪影,我知道它一定存在了很多年,我朝着那个方向发呆,为它的消亡唏嘘。

    (作者:徐嫩羽 责任编辑:苏杰西)



  • [打印本页][字号   ][关闭]

上海市气象局官方网站  
主办:上海市气象局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6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气象局
电话:021-54896000 邮政编码:200030
ICP备案号:京ICP备05004897号   Copyright©1997-2019 
网站标识码:bm54090001 沪公安机关备案号310104020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