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今年以来,气候变化是国际新闻一大“热词”。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国际双边及多边会议接连举行,引人瞩目。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缘何强调今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年?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合作有哪些期待?
4月16日,中法德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4月22日至23日,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在内的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将共同出席一场气候峰会。此外,4月15至16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在上海举行会谈。双方达成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重启中美气候变化对话合作渠道。
这些动向传递出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信号,也反映出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性。
专家普遍认为,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是全球变暖的主因,而这又导致热浪、飓风和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繁,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气候变化还会造成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温和酸化,对人类健康、粮食安全等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2020年8月26日,海浪拍打英国纽黑文港口的堤岸。新华社发(蒂姆·爱尔兰摄)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表示,今年确实是关键的一年,已没有时间可以浪费。“科学告诉我们,必须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这意味着到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要较2010年水平减少45%,到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
而世界气象组织19日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至2020年,全球已升温约1.2摄氏度。
古特雷斯呼吁各国作出具体承诺,采取切实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呼吁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尤其是兑现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日前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在当今全球经济努力走出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衰退时,抓住机遇扩大绿色投资、推动经济转型尤为重要,而且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出的努力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
2019年12月20日,消防员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西部一处火点灭火。世界气象组织称,澳大利亚发生的严重林火灾害与海洋温度异常带来的干燥气候有关。新华社发(维多利亚州消防局供图)
澳大利亚研究所气候和能源项目主管里奇·梅尔齐安告诉新华社记者,去年发生在澳大利亚的“毁灭性”森林大火以及前不久在该国新南威尔士州出现的暴雨洪灾,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挑战将推动世界各国更紧密合作,“现在每个国家都需要做出努力,包括澳大利亚”。
梅尔齐安举例说,正是在中美双方合作下,里程碑式的《巴黎协定》才得以在2015年诞生,从而让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记者:刘曲、王建刚、高攀、许缘、熊茂伶、白旭、岳东兴、胡友松、檀易晓、贾璠、谢锷;剪辑:李雯;编辑:唐志强、李雯、孙浩)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上海市气象局官方网站 |
主办:上海市气象局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6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气象局 电话:021-54896000 邮政编码:200030 ICP备案号:京ICP备05004897号 Copyright©1997-2019 网站标识码:bm54090001 沪公安机关备案号31010402004850 |
|